九江发现4 38亿年前的古鱼化石被命名为“九江江夏鱼”
扬州发布记者:胡迪图 文为全面推动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不久,魅族推出了魅族 20的魅友共创·白配色,限量预约出售,不仅机身背面为白色,而且前面的边框也为...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71亿元,同比增长11 9%,其中,全国税收收
(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从江西九江武宁地区的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九江江夏鱼”。
此次发现的九江江夏鱼是研究团队在当地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第三个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具有“裂吻”的典型特征。在系统分类上,它与发现于湖北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同属曙鱼科,专家介绍,同一个属在不同的地方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
对研究志留纪早期古鱼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以中国长江流域为主的华南板块曾是一片广阔的扬子海,分为上、下扬子海,江西武宁和湖北武汉在志留纪早期同处于上、下扬子海的过渡区域,两地近处直线距离相距不足200公里。九江江夏鱼化石的发现,为赣西北和鄂东南地区同时期地层间的对比提供了直接化石证据,也印证了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可能通过九江海峡完成跨扬子海的南北迁徙,对于深入理解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及生物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